今甲机器人亮相河南省人民医院 “人机大战”打成平手

 

 

6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12楼会议室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医学诊断“人机大战”。





当日启动的“嵩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对阵中与它的研发医师同步读片,最终打成平手。



据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AI)机器人医生——“嵩岳”目前包含两大部分。一是软件系统,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由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河南省眼科研究所)金学民教授团队与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和北京北京致远慧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二是硬件系统,包括“机器人”有人机交流、信息收集、远程诊断、打印报告等多项功能。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医院金学民教授团队结合医生、患者实际需求,在原来软件系统的基础上研发了硬件系统。





上午11时20分,“嵩岳”与眼科医生包括机器人的研发者们之间展开的“人机大战”较量开始。16名医生在现场与嵩岳同步读片。



嵩岳的诊断,建立在对7万张眼底照片100余万标注病灶的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现场10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像片,38秒做完诊断,嵩岳的速度不出意料的快,但整体成绩上(仅准确度的判断,并未考虑时间),与其研发者之一的王艳婷医师打了平手。从比赛结果看,嵩岳与前三位医生的读片结果一致性超过九成。

 

“事实上,这次较量之前,我们还进行了面向全国眼科医生的公开擂台赛”。河南省立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介绍,全国大赛,征集时间为两天,全国23个省市共110名选手参赛。参赛选手的单位涵盖二三级医院。比赛成绩机器人位列第三名,值得河南眼科同仁高兴的是,前两名中的一位是省立眼科医院的雷翔医师。




作为嵩岳的主要研发者,雷博教授说,嵩岳还需要不断学习,比如部分影像片上还有病灶,但是嵩岳没有标注出来。尽管如此,如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核心辅助诊断软件,已进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三类医疗器械审批程序,是国内首批进入该审批程序的人工智能医疗产品。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一亿,由于对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不一,其中约30%患者还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未来通过审批后,“嵩岳”将大幅度提高人工智能诊断系统的可及化和普惠化,将高科技技术直接带到患者面前。“嵩岳”医生还将成为一个很好的辅助诊断助手,不仅可以直接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眼科医生和相应诊断技术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使内分泌、内科等相关科室以及社区糖尿病患者及早得到高水平的诊断和筛查,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防止其导致的盲目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卫健委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河南省卫计委巡视员黄玮、宣传处处长杨力勇,省科技厅副巡视员王占波,省科协副巡视员陈萍,中国信息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产业分会会长宋新,郑州市社保局副局长陈德贤,北京致远慧图科技有限公司CEO孙宇辉等,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长顾建钦,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邵凤民等共同启动了该项目。



 

展开